智库活动

传承香港中文大学的办学理念,结合传统与现代,融会中国与西方
继《2024年中国公募基金研究报告》和《2024年中国私募基金研究报告》发布并取得良好反响后。2025年,由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可持续金融研究中心与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联合编著的《2025年中国私募基金研究报告》正式由经济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书的作者有曹权伟教授、陈卓教授和吴海峰主任,我院研究人员平依鹭、吴莹等共同参与该书的编著。 
17 7月 2025
7月6日,2025年生态文明贵阳国际论坛分论坛“可持续发展SDGs十年回顾与展望——全球发展倡议的国际贡献”主题论坛在贵州省贵阳市隆重开幕,并于会上正式发布《全球可持续发展投资指数报告》。论坛由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提供学术支持。  
07 7月 2025
据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 (JFQA)官网显示,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卫星遥感研究中心薛原博士以第一作者身份,与张博辉教授、赵小峰教授合作的论文《Nowcasting Firms’ Operating Activities from Satellite Data on Thermal Infrared Radiation》在国际金融学科一流期刊《Journal of Financial and Quantitative Analysis》上即将正式线上发表。 
04 7月 2025
电子皮肤作为一种融合柔性电子、微纳传感、生物材料与智能算法的新兴技术,正逐步从实验室原型向实际应用场景过渡。其核心特征在于具备感知、响应并传输外部刺激(如压力、温度、生物电信号等)的能力,使其在医疗健康、智能机器人、虚拟现实、人机交互等领域展现出广阔的应用前景。根据 IDTechEx 的数据,2023 年全球电子皮肤市场规模约为 8.3 亿美元。其中,医疗健康监测、仿生机器人、可穿戴人机交互构成三大核心应用场景,合计占据约 75%的市场份额。未来,随着技术持续突破和应用场景不断拓展,电子皮肤市场将迎来加速发展期,2028 年市场规模有望突破 60 亿美元。本文将从应用维度出发,对电子皮肤的五个重要落地场景与未来发展方向进行梳理分析。 作者 | 尹炜锋来源 | 第二曲线创新研究院 
19 6月 2025
 电子皮肤(e-skin)作为一种具有高度柔性、智能化的可穿戴传感器系统,能够实时感知外界环境的变化,如触觉、温度、湿度、压力等,被广泛应用于医疗监测、智能穿戴、机器人、虚拟现实等多个领域。柔性触觉传感器作为其核心功能组件,负责捕捉外界物理信号并将其转化为可处理的电信号,是实现人机交互与环境感知的关键环节。随着对柔性材料和柔性电子技术的深入研究,柔性触觉传感器的性能和应用前景不断提升。本文将介绍电子皮肤中的柔性触觉传感器的基本原理,分析主要的技术路线,并讨论未来发展趋势。
19 6月 2025
6月6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在广州举行成立大会。会上发布了AIR珠江指数报告,对全国十省市及四大经济圈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开展系统性评估。该报告由多个团队共同编制。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中心作为参与团队之一,积极投入了报告编制工作,核心团队成员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博辉教授,研究人员黄丰博士、查锐等。  
13 6月 2025
该书的作者有曹权伟教授、陈卓教授和吴海峰主任,我院研究人员平依鹭、吴莹、张鹏等人共同参与。
11 6月 2025
 黄益平,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数字金融研究中心主任,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理事。黄益平教授发表于《人民日报》(2025年04月29日 第07版)。 
23 5月 2025
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理事黄益平教授在中国数字经济发展和治理学术年会上的主旨演讲。
26 3月 2025
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中心技术支持的“利用卫星影像测度港口集装箱码头拥堵状况的方法及系统”,实时、准确捕捉到了盐田港的拥堵异常状况。
03 3月 2025
我院博士后陈文武在《学习强国》发表主题为“从自动化到智能化的数字技术跃迁如何提升企业生产效率?”的文章。
07 1月 2025
发展三十余年,中国股权投资市场历经多轮优化调整,已形成以市场化投资机构、国有投资机构、上市公司CVC为三大主体的市场格局,其中CVC凭借其深厚的产业禀赋,在众多市场玩家中成长尤其明显。据IT桔子统计,CVC在中国风险投资市场占比已达20%-30%,较十年前大幅提升。CVC为何能快速成长?又因何受到众多产业龙头的青睐?
18 11月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