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
活动回顾|付圣强:流量时代的创业破局
2025年5月9日,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创新创业处及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共同主办的「创燃未来·Innovate X」创新创业系列活动第二期先锋讲堂在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成功举办。此次先锋讲堂邀请到了付圣强先生作为主讲嘉宾,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处处长杨国华博士亲临出席。
本次先锋讲堂聚焦《流量时代的创业破局》,精准戳中创业者痛点。付圣强先生凭借深厚的行业积淀与独到见解,深度剖析AI时代“反内卷”创业公式,为创业者拨开流量泡沫迷雾,揭示生存法则。他还分享了打造高识别度与差异化IP的实战策略,助力创业者在激烈竞争中找准定位,突出重围,让现场创业者收获满满干货。
活动合影
01 分享嘉宾 KEYNOTE SPEAKER
付圣强 先生
造浪战略咨询创始人
明星IP运营专家
福布斯/胡润百富 U30上榜者
原韩寒公司总经理、易中天新媒体负责人
原抖音3亿粉丝有树文化MCN创办人
付胜强先生以“流量洞察×人文温度”持续定义新媒体产业范式,连续十年缔造跨周期现象级案例,操盘全网流量超3000亿次:从零打造微信生态最大品牌MCN及抖音年度TOP5机构,半年裂变3亿粉丝,创下单日百万涨粉、千亿传播记录;制造易中天学术IP新媒体刷屏破圈增长新范式;重构韩寒“ONE一个”商业生态,签约红人年营收过亿,服务李诞、蔡崇达等顶流作家。
付先生作为“数字化引擎”模型提出者,其跨界实战覆盖商业全链路,MCN起盘3个月登顶抖音S级机构;4小时裂变9.7万付费用户的刷屏课成为行业天花板;为苹果中国、迪士尼、宝洁、奔驰等上百家头部企业提供营销增长服务;2020年发起“云实习”项目为10万大学生提供在线实习岗位,2021年于中信出版《数字化引擎》并架构中国人民大学数字化转型课程。以产学研协同创造行业浪潮,持续定义数字新世界。
02 活动回顾 EVENT HIGHLIGHTS
杨国华博士为付圣强先生颁发主讲嘉宾证书
活动开场,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校长助理、创新创业处处长杨国华博士上台为付圣强先生颁发荣誉牌匾并赠予纪念品,诚挚感谢付先生为课程的精心筹备。
讲座中,付圣强先生以丰富实践经验为基石,深入解读当下内容创作关键逻辑。他点明爆款本质是满足需求,IP本质是制造偏好,强调创作要注重与受众的情感联结和认知共识,指出持续性输出与策略性呈现是赢得信任、构建影响力的关键,还分享实用方法与技巧,助听众理解如何在平台规则和用户心理作用下放大内容价值,为观众提供了有价值的创作思路。
03 讲堂重点 TEH KEY POINT
1 爆款创作:供需失衡中的用户痛点捕捉
爆款的核心在于精准捕捉用户未被满足的深层需求,其本质是解决“高需求”与“稀缺供给”之间的矛盾。付圣强先生提出,爆款的第一性原理源于供求关系的不平衡:当供给能够以稀缺性满足用户的广泛需求时,爆款自然诞生。稀缺性需通过“有用、有趣、有共鸣”三个维度实现——内容需提供实用解决方案,以幽默或创意吸引关注,同时引发情感共鸣。而需求的吸引力则体现在话题的广泛性、紧迫性与持续性,例如健康、教育或社会热点类内容,天然具备成为爆款的潜力。
爆款的创作并非偶然,而是遵循一套可复制的逻辑框架。付圣强先生总结的“爆款公式”将关注度、新鲜感、价值感、话题时机与社交货币五大维度相乘,强调选题可以从社交传播性、目标用户覆盖广度以及情感或认知价值入手。例如,社交货币的设计符合圈层效应,让内容成为用户塑造个人形象的“社交名片”;而话题时机的选择可以紧贴热点或流行文化,借助公共讨论的热度实现裂变传播。这一框架为创作者提供了从选题到传播的系统化路径,将模糊的灵感转化为可落地的策略。
2 IP创作:从流量收割到信任沉淀
在流量时代,IP的本质已从单纯的内容输出升华为“制造用户偏好”的能力。付圣强先生指出,IP的核心价值在于解决信任问题,而非依赖短期流量变现。真正的优质IP需具备跨平台穿透力,通过稀缺性内容与情感连接,成为用户心智中的“入口”——既能突破单一平台的流量限制,又能通过持续输出强化认知。例如,个人IP需直面公众评价的复杂性,以高频互动与价值沉淀(如知识服务、情感陪伴)逐步积累用户黏性,最终将用户信任转化为商业价值。
付圣强先生进一步提出IP商业化的底层公式:商业价值=信任所带来的情绪价值×曝光量级×频次。这一公式强调,信任是IP变现的基石,需通过情绪价值(如共鸣内容)与高频触达(如多平台分发)共同构建;而“用户为何付费”的命题,则需回归产品与服务的本质——无论是知识课程、商品推荐还是情感联结,均需精准匹配用户需求。正如他所言:“有传播胜无传播,有定位胜无定位,有产品胜无产品。”三者形成闭环:传播为定位放大声量,定位为产品锚定价值,产品为传播提供信任背书,最终在流量中实现可持续增长。
3 技巧与模板:算法时代的传播杠杆
在内容高度同质化的今天,主讲人付圣强先生指出,有效的传播依赖于对用户注意力的精准调动与对平台规则的深入理解。他提出,优质内容需要在开头几秒迅速建立吸引力,可以通过设置悬念、制造反差、激发身份认同等方式形成“钩子”,引导用户继续观看。视觉层面的动作元素,如“推”“拉”“跳”等,也被强调为提升内容冲击力的有效手段,在短视频平台尤其重要。此外,他提炼出八类常见爆款元素,包括怀旧的、反差的、人群的等,建议创作者在构思主题时主动结合。
在平台层面,付先生详细分析了抖音、小红书与视频号在算法机制上的差异。抖音强调完播率、点赞、评论和转发等数据,创作者可以突出“前置吸引”,如设置明显反差、利用热点等;小红书更看重封面设计和权重,发挥“年轻人百度”“种草”的功能;视频号则依托社交关系链分发,强调真实社交、去中心化和社交圈层。在这一背景下,主讲人提醒创作者需根据平台特性调整内容设计。这些操作并非技巧叠加,而是平台机制与用户心理的协同应对,唯有深度理解,才能真正实现传播的杠杆效应。
04 问答环节 Q & A


Q 如何科学搭建MCN机构的组织架构?
不同的机构情况各异,以我们曾经的MCN机构为例。MCN机构的架构设计需围绕商业目标实现高效协同,核心可分为三大模块:商务与销售部门负责对接品牌方与客户,获取广告订单并维护合作关系;执行部门包括项目执行团队,确保广告等内容高质量交付;媒介与运营部门涵盖网红孵化、账号运营及流量分发等职能。
Q 如何做可持续的IP,持续地创作?
持续创作的关键在于找到契合自身特点的表达形式,并建立高效的素材积累机制。创作者可以在网络上广泛了解多种内容呈现方式,通过实践探索出适用于所在行业与个人风格的创作路径。在素材积累方面,建议搭建属于自己的素材库,关注时事热点、跨行业案例与常用技巧,及时记录具有启发性的信息,为后续创作提供源源不断的内容支撑。
Q 如何打造一个好的文创产品IP?
文创IP打造的核心在于回归产品本身,明确定位与目标人群,并在此基础上展开创意与传播策略。首先需要厘清产品所处的使用场景,是作为礼品、收藏品,还是面向年轻群体的日常消费品。基于不同人群的消费心理,应开展细致的市场调研,了解其偏好、习惯与情绪需求,并据此定制产品与推广路径。例如,若面向年轻消费者,则需融入潮流语言、审美风格与社交玩法,可通过IP联名、跨界合作、盲盒机制等方式提升话题性与参与感,传递情绪价值与稀缺感。在流量为王的当下,真正具有吸引力的文创产品,仍需以创意扎实、定位清晰的产品为前提,否则即便传播声量再高,也难以形成长期影响力。
· 活动感想 ·
田浩宇 经管学院 22级本科生 祥波书院
非常感谢付总关于爆款视频以及IP创作的分享。他让我们深刻地了解到了每一个爆款短视频在娱乐与吸引力背后的创作构思、逻辑架构以及对观众需求及欲望的把握,亦引导我们从创作者的视角来反向思考观众的心理与诉求。在教会了我们如何去创作爆款视频打造个人IP的同时,让我们得以更理性,更直击本质地去看待短视频背后的流量传播方式与商业模式,给了我们在人人都是自媒体时代跨出第一步去创作、去传播、去发声的勇气。
张谷琦 医学院 22级本科生 逸夫书院
这场讲座让我清晰认识到,爆款的产生并非只靠运气,而是基于对用户需求的精准把握。通过分析用户行为数据、挖掘真实痛点、设计有效传播路径,可以用系统方法提高内容传播效率。真正的破局点在于找到商业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结合:用专业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用真诚沟通建立信任关系,用持续创新保持内容生命力。作为公益志愿者,当我们用扎实的调研呈现社会问题,用易懂的方式传播专业知识,爆款内容就能成为推动公益发展的助力。
皮千澄 经管学院 22级研究生 思廷书院
作为曾经接触过流量行业的从业者,我通过本次讲座,对流量有了新的认知。主讲人从爆款的创作、个人IP打造、创作技巧与模型的三重维度,揭示了内容创业的系统性规律。感谢付总给予的两次互动机会,解答了我在搭建流量团队时应当注意的问题以及 mcn 组织结构参考。
· 创燃未来Innovate X · 创新创业系列活动
在科技与产业加速重构的时代,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创新创业处携手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倾力推出"创燃未来Innovate X"系列活动,以“知识赋能×跨界共创×前沿洞察”为核心理念,打造校园创新创业生态圈!自2025年4月至11月,活动聚焦 “创新创业通识课”、“先锋讲堂”与“企业研学”三大核心模块,通过知识赋能、思维破界与行业深潜,助力每一位学子从灵感萌芽到行动落地,开启属于你的创变征程!(该活动符合CEC1020、1120社会实践活动认证要求)
- 创新创业通识课:系统构建创新思维底层逻辑,从创新思维到商业模式、融资策略,以实战方法论武装头脑,让创意不再停留于纸面。
- 先锋讲堂:对话行业领袖、独角兽创始人及顶尖投资人,聆听真实创业故事,汲取失败经验与成功密码,在对话中点燃敢为人先的勇气。
- 企业研学:深入大湾区大数据与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生命健康、互联网与信息技术等新质生产力一线,参访独角兽企业与创新实验室,在产业浪潮中锚定个人行动坐标。
END
本场主持人| 张育玮 2021级 经管学院 思廷书院
创燃未来系列活动工作组
黄西雅 2023级 经管学院 逸夫书院
严钰博 2023级 经管学院 祥波书院
葛炯皓 2023级 经管学院 逸夫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