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
AI无碍:智能辅具开启残障人士无障碍生活@周江南|第32期前海数据经济大讲堂

“AI无界,科技向善——智能辅具重塑无障碍生活,让每一份需求都被看见。”
据统计,中国有超过1700万视障人士、2700万听障人士以及数千万行动障碍群体。随着数字化浪潮席卷全球,科技成为推动社会进步的引擎,人工智能(AI)技术迅猛发展,这一群体正经历着“数字生存权”的争夺。无障碍事业不仅是社会文明的试金石,更是技术创新的价值标尺。报告显示,中国障碍群体触网率仅为健全人群的37%,在算法主导的时代,未被数据标注的生命正在被系统性忽视。无障碍科技产品如何展现数字包容的全新可能性,如何使特殊需求人群拥有“被看见”的权利?AI融合无障碍设计如何紧密地搭建起特殊需求人群与数字世界的桥梁,体现科技的人性化发展趋势?中国的无障碍科技实践如何定义新标准,走出属于中国的“AI向善”完整路径?
周江南
深圳启明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CEO
深圳市无障碍城市联合会秘书长
01.AI技术赋能无障碍场景的创新实践
从2700万听障者到1.1亿老人,试图用科技填平“沟通鸿沟”。
启明在盲人辅助技术领域自主研发了读屏软件,使盲人能够操作智能手机,并通过创新的转盘快捷交互方式提升了使用效率。同时,为满足无障碍购物与导航的需求,启明开发了盲人专用的电商商城平台,接入淘宝、京东、拼多多等电商平台,共建生态体系,还研制了盲人适用的地图导航软件,利用手机摄像头进行图像识别,实现无障碍购物与出行。此外,启明还研发了高端AI+AR智能助视器,类似智能眼镜,利用AI技术帮助盲人识别图像和视频内容。针对中心视觉缺损者,开发了启明瞳XR定向修调技术;为视力残障、只能辨识大致轮廓及色盲视觉障碍者,则推出启明瞳XR技术,虚化背景、清晰化轮廓,并通过AI技术将图像信息转化为声音描述,显著增强了盲人的感知体验。
同时,AI技术也为手部障碍人士带来了福祉,针对他们如何操作智能手机和电脑、如何学习娱乐工作以及享受互联网便利等问题,提供了解决方案。鉴于96%的手部障碍者无法无障碍地操控电子设备这一社会痛点,启明团队的面面俱控作为国内首个针对此类需求的产品开拓者,利用人脸识别技术和辅助功能,开发了适用于无臂残疾人、ALS(渐冻症)患者、脊髓损伤者、脑瘫及偏瘫患者等手部障碍群体的电脑和手机应用。这些应用通过自研的轻量级高效人脸识别算法,根据面部与屏幕的距离调整操作幅度,并极速捕捉面部动作,如嘴巴开闭、眨眼及眼球移动,以匹配点击、长按、拖动等操作,模拟手机和电脑的手势控制。
此外,团队正在开发国内首个专为手部障碍者设计的APP,该APP无需手部操作,基于多模态面部(头部、眼睛、嘴巴)及语音控制,是新一代交互技术的开拓者。它安装简便,使用直观,且技术架构可扩展至不同手部障碍群体,如手部肢体残疾人、渐冻人、偏瘫及脑瘫患者等。借助头控仪产品,操作效率显著提升,达到国外竞品的20倍,传统鼠标的2倍。
当前聋哑人群体庞大,全球范围内拥有2.5亿听障人士,其中2023年中国听障人群达到2700万人,还有1.1亿听力受损的老年人。因此市场规模显著,2018年全球听力辅具市场已达83.9亿美元,并预计将在2026年增长至144.5亿美元。针对这一庞大需求,团队推出了知音产品,旨在实现聋哑人群与健全人之间的实时双向沟通。知音AR眼镜2.0版——摄像头手语版本,通过摄像头识别手语并智能合成声音,同时将健全人的声音转成文字显示在AR眼镜上,聋哑人则根据文字做出手语回应,从而完美实现双方的多轮交流沟通。此外,该辅助技术还可在语音转文字领域应用,利用AR眼镜的摄像头捕捉声音,转化为文字显示在屏幕上,帮助听障人士理解对话。
团队还运用AI技术识别听障人士的手语动作,并将其翻译为声音或文字,实现真正的双向沟通。通过知音手语翻译训练系统,手语组的聋哑人成员与志愿者共同训练大模型,不断优化迭代手语识别系统。该系统不仅促进了沟通,还通过知音求职招聘平台解决了聋哑人的就业问题,实现了助残与科技的同步发展。
02.无障碍领域的挑战与政企合作的未来展望
当偏见筑起数字盲道,2700万人的需求如何从实验室闯进大众视野?
在无障碍领域,特别是智能辅具的应用中,面临多重挑战,这些挑战限制了无障碍技术的普及和效果。技术层面,数据稀缺是一大难题,由于无障碍领域的数据收集和标注工作相对较少,AI模型在视障、听障等特定人群上的训练效果受限。同时,数据隐私保护问题也不容忽视,收集和使用残障人士数据时需平衡隐私与安全。此外,技术快速迭代,AI技术日新月异,算法和模型不断更新,导致现有技术迅速过时,企业需持续投入研发以保持竞争力。再者,用户需求复杂多样,不同残障人士的需求各异,需要高度定制化的解决方案,这无疑增加了开发和维护的复杂性。
市场与经济方面,成本高昂是显著挑战,无障碍产品的研发和生产成本较高,尤其是定制化产品。同时,市场接受度有限,普通消费者对无障碍产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高,制约了市场规模的扩大。
政策与法规层面,政策执行力度有待加强,尽管中国在无障碍立法上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执法和普及仍需深化。此外,国际标准差异影响产品的国际化进程。社会与文化方面,社会对残障人士的偏见和歧视依旧存在,同理心缺失导致公众对残障人士需求的理解不足,增加了无障碍产品设计和推广的难度。
教育与培训方面,专业人才匮乏,影响了无障碍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公众对无障碍知识的了解不足,也制约了无障碍产品的使用和推广。
基础设施方面,无障碍设施不足,物理设施的不完善以及公共场所无障碍设施的缺失,影响了残障人士的出行和生活。同时,信息无障碍设计不足,数字产品和服务的无障碍设计缺失,限制了残障人士的信息获取和使用。
面对这些挑战,政企合作成为推进无障碍技术发展和应用的关键路径。通过政府与企业间的紧密合作,我们可以有效整合各方资源、分享经验和技术,携手促进无障碍环境的持续优化。启明在此领域积极作为,与政府及多家大型企业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动无障碍事业的进步。他们携手腾讯、百度、中国移动等领军企业,利用这些企业的社会影响力和技术资源,对盲文点显产品和手语识别技术进行了优化升级。同时,启明还成功申请成为高新技术企业,获得了政府的研发资助,并与华为等巨头合作,依托华为的鸿蒙生态技术开发了一系列无障碍产品。这些合作不仅大幅提升了启明的技术能力,还显著扩大了其社会影响力,为共创更加优越的无障碍环境与生态系统奠定了坚实基础。
关于【前海数据经济大讲堂】
前海数据经济大讲堂是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在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共同指导下发起主办的公开学术交流活动,围绕国家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战略,以数据产权、数据隐私、数据交易、公共数据共享开放与运营等前沿课题为核心,联合数据经济领域学术、政策和业界力量组织开展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率先打造国内首个面向数据要素市场规划与建设的学术平台,依托前海政策制度和产业创新优势,建立数据要素市场研究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