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讲堂
AI筑就信息世界“盲道”,第32期前海数据经济大讲堂成功举办

3月28日,在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和深圳市前海管理局指导下,由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主办的第三十二期前海数据经济大讲堂在前海国际人才港13层国际会议厅开讲,同步在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等官方平台线上直播。
本期大讲堂以“AI向善——照亮无障碍未来的科技之光”为主题,探讨数字化浪潮下如何守护数千万残障人群的“数字生存权”,以及无障碍科技产品展现数字包容性的全新可能,助力中国无障碍科技实践探索“AI向善”的新路径。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助理教授丁一担任本期大讲堂主持人,邀请到深圳启明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CEO、深圳市无障碍城市联合会秘书长周江南进行演讲分享。

主持人:丁一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助理教授

周江南
深圳启明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CEO
深圳市无障碍城市联合会秘书长
深圳启明无障碍科技有限公司CEO、深圳市无障碍城市联合会秘书长周江南,分享了如何利用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人机交互模式,打造新一代障碍人群智能辅具。这些智能辅具为中国视障、听障、肢体残障及老年人等特殊需求群体搭建了通往数字世界的桥梁,有力推动了无障碍环境的普及和发展。其中,中国作为全球视力残疾人数最多的国家,视障用户面临着上网难、出行难、购物难等多重困境。面对国内技术相对落后、产业体系尚不完善的现状,其团队正积极运用科技力量,致力于打造信息世界的“盲道”,为视障群体提供更加便捷、无障碍的信息获取途径。
“打造信息世界的“盲道”,为视障群体提供更加便捷、无障碍的信息获取途径。”
周江南表示,当前智能辅具市场需求旺盛,正迅速向信息化、数字化、智慧化方向转变。中国拥有超过1700万视障人口,盲文显示器、语音识别软件及智能眼镜等智能辅具正逐步得到广泛应用。与此同时,2700万听障人士对助听器和手语翻译设备的需求极为迫切,AI技术在手语识别和语音合成领域的应用正日益增长。此外,肢体残疾人所需的轮椅、假肢及辅助行走设备等行动障碍辅具需求巨大,AI技术有望在无障碍导航和辅助控制领域实现全面融入。在政策层面,各地政府已经制定了一系列旨在加强残疾人智能辅助器具适配的政策与措施,以大力支持智能辅具的研发与应用。特别是在康复辅助器具的市场化推广方面,政府给予了高度重视。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无障碍环境建设法》的出台,为无障碍设施的建设提供了坚实的立法保障,有力地推动了无障碍环境的普及与发展。
“不仅局限于特定应用程序,而是要实现全方位的无障碍信息技术生态圈,共同推动科技助盲事业,为视障群体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服务。”
展望无障碍智能辅具的未来,既面临挑战也蕴藏机遇。数据隐私与安全问题不容忽视,智能辅具在处理大量用户数据时,如何确保数据隐私和安全成为一大挑战。同时,技术日新月异,AI技术的快速发展要求辅具企业不断跟进新技术,以保持市场竞争力。市场机遇方面,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智能辅具的市场需求将持续扩大。在此背景下,坚持自主创新并加强政企合作,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政府的政策支持和立法保障共同为智能辅具的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其团队在数字应用方面正携手其他企业,致力于不仅局限于特定应用程序,而是要实现全方位的无障碍信息技术生态圈,共同推动科技助盲事业,为视障群体提供更加便捷、全面的服务。
在互动交流环节,周江南针对现场观众提出的积极问题,针对热点议题与观众们进行了深入的探讨。他围绕“如何确保开发产品过程中的数据缺失问题”“产品如何出海等跨文化问题”,分享了前沿见解与实践经验。他提到其团队在AI技术应用于无障碍领域的探索中,始终坚持自主创新,致力于开发创新产品和服务。例如,相关产品利用摄像头和WiFi连接手机,实现文字图像的识别,辅助出行;盲人读屏软件则让盲人能够轻松使用智能手机,并通过转盘快捷交互方式显著提升操作效率。此外,还专为盲人开发了转转盘快捷交互方式,不仅使他们能够使用,而且操作更加高效便捷。针对听障人士,开发了能将声音转化成文字的译音设备,帮助聋人通过文字顺畅交流。同时,还将脑机接口技术应用于帮助肢体残疾或偏瘫人士控制手机和电脑,进一步拓宽了无障碍技术的应用场景。
关于【前海数据经济大讲堂】
前海数据经济大讲堂是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在深圳市政务服务和数据管理局、深圳市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管理局共同指导下发起主办的公开学术交流活动,围绕国家培育数据要素市场战略,以数据产权、数据隐私、数据交易、公共数据共享开放与运营等前沿课题为核心,联合数据经济领域学术、政策和业界力量组织开展系列学术交流活动,率先打造国内首个面向数据要素市场规划与建设的学术平台,依托前海政策制度和产业创新优势,建立数据要素市场研究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