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中心技术支持的“利用卫星影像测度港口集装箱码头拥堵状况的方法及系统”,实时、准确捕捉到了盐田港的拥堵异常状况。
新闻动态
中心动态 | 天眼直击盐田港“堵”局
在全球贸易的版图中,深圳盐田港无疑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作为全球单体吞吐量最大的集装箱码头之一,盐田港是华南区域20万吨级超大型集装箱船的首选停靠港,肩负着广东省三分之一的外贸进出口量,更是承载了中国对美贸易四分之一的货物量。
然而,近年来,“逢年必堵”成为盐田港难以摆脱的困境。每年春节前夕,拥堵的港口都会给港口运营管理带来不小的挑战。

今年春节前夕,盐田港的拥堵问题再次引发广泛关注。此次拥堵的根源主要是来自中美贸易局势的不确定性。1月21日,美国新任总统特朗普声称,正讨论对中国进口商品征收10%的惩罚性关税,以强化美国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受征税预期影响,国内出口商纷纷赶在当周从盐田港运送货物,导致港口一度拥堵。
为缓解出货高峰的压力,盐田港于1月20日至28日期间将每日集装箱配额提高15%,达到1.5万个。即便如此,港口拥堵仍是对物流运输造成了显著影响:卡车司机作业时间大幅延长,货运费用也一路飙升,从深圳物流枢纽福永到盐田港的卡车运输费用从原本的1000元暴涨至2500元以上。
在这种复杂的拥堵背景下,如何快速、精准获取港口拥堵状况显得尤为重要。在此事件发生之际,尔特数科便通过自主研发、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中心技术支持的“利用卫星影像测度港口集装箱码头拥堵状况的方法及系统”,实时、准确捕捉到了盐田港的拥堵异常状况。

图源:尔特数科提供-盐田港拥堵指数变化
监测数据显示,在2025年1月21日前,盐田港拥堵指数(尔特数科自主构建指数)仍处于正常波动区间,其拥堵均值为0.44。惩罚性关税消息公布后,拥堵指数迅速上升至0.55,增长25%,为近三个月新高。而在春节后,盐田港逐步释放集装箱配额和堆场空间,拥堵指数回归正常。
此次尔特数科通过卫星监测的港口拥堵数据与盐田港的实际情况高度吻合,进一步验证了尔特数科港口监测数据的准确性与实时性。
图源:尔特数科提供-深圳盐田港集装箱堆场空间卫星影像(摄于2025年1月28日)
该监测系统为尔特数科自主研发,并已获发明专利证书。系统通过实时获取高精度遥感卫星影像,利用专利算法智能监测港口集装箱码头堆场空间状况、泊位使用情况等信息,并构建港口拥堵状况指标,用于精准评估拥堵程度。
目前,尔特数科已形成全球港口拥堵监测数据库,覆盖全球前100大港口,为航运、物流、贸易等相关企业与机构提供了有效的决策依据。不仅能帮助港口管理及时调整运营策略,优化资源配置,减少异常状况的负面影响,也有助于物流公司、出口商合理安排货物运输,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