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牌论坛

 

论坛回顾 | 朱岩梅:从“物联网”到“命联网”

王牌论坛
2025-01-06

 

朱岩梅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

《人才基因》作者

 

12月20日,2024前海数据经济论坛在前海国际人才港举行。论坛由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联合举办,以“人工智能赋能商业(Business+ AI)”为主题,聚焦于新质生产力的发展与科技创新,探讨人工智能在金融、供应链、营销及大健康等领域的深远影响与未来前景。

香港中文大学(深圳)公共政策学院副院长、《人才基因》作者朱岩梅发表主题演讲《从“物联网”到“命联网》,以下为演讲实录整理稿。

 


 

演讲实录:

 

刚才讲到芯片和人的结合,我想起2013年时访问位于硅谷NASA里面的奇点大学。当时我和生物系的首席教授聊天得知,他的虎口里就嵌入了一颗芯片,可以开他的车、家门、电脑。他算是比较早植入芯片的先锋试验者,未来这些将会成为常态。

今天我的报告主题是《从“物联网”到“命联网”》,过去十二年我在华大基因工作,虽然我没学过医,但这十二年我重新学了生物和浅显的医学和生理学。我明白时代正在经历一场范式转移(paradigm shift)。美国前国立卫生院的院长Francis Collins讲过:人类基因组计划将永远地改变生物和生物技术。其实“生物2.0时代”就是从破解一个人的基因组开始的,1990年启动到2003年完成这个基因组测序计划,总共花费了38亿美元,用13年时间去测一个匿名白人的基因组。现在华大的成本是1千人民币,只用6小时就能测一个人的基因组。过去20年,华大基因是其中一个重要的“玩家”(main player)。这是中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在一个技术发展的初期,中国机构就能在推动技术进步方面起到如此大的作用,以更低成本、更快速度、更高质量在国际范围内影响技术发展和应用的进程。

在有些方面,中国在基因测序应用上比美国和欧洲要领先。深圳市民做唐氏综合征的检测不需要个人出钱,医保只支付855元人民币,同样的检测到美国就需要两千美元,欧洲则需要两千欧元。除唐氏综合征外,还有很多疾病都可及早检测。

 

 

第一,这张来自美国Francis Collins的PPT,意思是我们过去发现一个基因的时候,就像一个人在路灯下找钥匙,只能在一个路灯里找。现在基因组大规模快速便宜的测序,其实就像让所有的路灯都打开,再找钥匙的话就一目了然。现在带来的应用什么?我们看美剧里,医生拿着Ipad,里面是病人的基因组信息,各种医疗信息、病史信息,未来看病一定是这样的。但是达到这一步需要依赖高质量的数据,现在的医院大多数都是数据孤岛,甚至很多数据都没有真正去纠偏,而精准医疗需要更加高质量的数据。多数人不学医,对基本的身体知识都非常缺乏。其实基因技术的进步,可以让我们用更简单的方法对疾病进行分类。简单而言,疾病就分为五种:第一种就是外来基因导致的,像埃博拉、新冠、SARS、等,这些基因常常寄居在其他动物身上,传染或感染导致人的疾病。第二种是与生俱来的疾病,比如唐氏综合征、遗传性耳聋等,有的是遗传,有的是发生了基因突变。第三种叫与时俱变的基因,比如肿瘤本质上就是基因突变导致的病,所以得了肿瘤马上要测序,因为它需要针对基因去用药。第四种叫易感基因,比如四高(高血糖、高血脂、高血压、高尿酸)等,不要等着医生来管理你的身体,你要当自己身体健康的CEO。第五种叫衰老相关的基因,比如阿尔兹海默、帕金森等。如此复杂的疾病,从基因角度划分,无非就是以上说的五类疾病。

 

 

很多疾病是我们尚不认知的,从DNA到外环境,精准医疗也并非基因检测这么简单。比如《古墓丽影》的女影星Angelina,她外婆、母亲、姨妈,都是乳腺癌患者,所以她把自己的乳腺切除了,这是预测、预防。乔布斯曾患胰腺癌,巴菲特也是肿瘤幸存者,他两次得癌,未来与癌共存会是常态,癌症会变成一种慢病。因此,未来要依赖于更加便宜的基因测序。当然最好不发生,但如果不幸患上癌症,第一件事就是要做基因测序,能找到导致肿瘤发生突变的基因,这样有助于找到更有针对的药物,也就是靶向药物,减少很多试错和重复检测所耽误的时间和金钱。

我们怎么理解“命联网”?

有个例子叫泡沫宝宝,他生下来就不能在常规的空气里生存。这个泡泡是完全洁净的环境,相当于P2、P3实验室。父母递给她的玩具必须得高度消毒才能放进去,他活到10来岁就去世了,因为他缺乏拥抱。人是一个社会动物,没有这个社会接触没有办法活下去。

 

 

第二个例子就是菊头蝠。许多对人类致命的病毒,都寄居在这种蝙蝠身上。蝙蝠看似和泡沫宝宝没有联系,但一个是任何病毒都能致命,而蝙蝠则是百毒不侵,看似没有关系,实际上就是“命联网”的两端、两极。

七年前,英国NHS首席医官呼吁让DNA检测变成常规检查,正如血常规、尿常规。人人都要了解自己的基因组,虽然华大推动了中国测序更便宜、更快的发展,但是离目标还有距离。

 

 

人和人之间的基因组有0.1%的差别,人和猪的基因组有15%的差别。当然,真正的精准医学的测序,远远不只是测序,我们要做自己健康的CEO。我加入华大之前什么运动都不做,因为不懂,但我懂了之后,就明白不能把命交给医生,看特需门诊也就是半小时,一般门诊也就3分钟,怎么能把身体完全交给医生呢?那时就太晚了。所以从那时起我就开始跑步。从完全没有运动,到2017年成为国家一级运动员,我只用了五年。其实你也能做到,最大的障碍是认知差距。要想高质量地活到90、100岁,你必须得亲自对自己的身体负责、做主。人体的衰老,包括骨骼、肌肉、皮肤、脏器等都有自己的生命周期,不听从科学规律,最后只能把自己的生命交给别人管理,这是非常不明智的。

 

 

4P医学,指医学的预见性(Predictive)、预防性(Preventive)、个体化(Personalized)和参与性(Participatory)。一是预测,测一下自己的基因组,能提前知道。二是预防,其中运动是良药,营养要适当,注意心理和睡眠还要晒太阳,因为太阳能合成100多种微量元素。三是个体化,你要懂得自己,将来有电子病历之后,你要告诉医生自己的情况。四是参与,自己要动起来,管嘴迈腿。过去会改造客厅、改造厨房,现在改造床,未来会改造浴室和马桶,比如通过马桶直接测尿酸、荷尔蒙等身体情况,这样将从“物联网”走向“命联网”。所以AI会带来非常多的商机,现在很多都是创业公司,包括诊断、分析、心理健康、营养、个体化健康、基因组等。

 

 

今天我们对打车、叫外卖习以为常了,其实未来就是右边达尔文这张图。达尔文进化论虽然至今依然是假设,但随着未来测序基因组,一定会证明这张“生命之网”,而且随着基因测序成本越来越便宜,人类会对自己有更多的认知。

日本政府设立了一个部门,叫“人生100年时代构想推进室”,它是和原子弹、防灾同等重要的部门。日本想成为长寿时代的领先者,不仅通过医疗,还研究人际关系、自我忍耐、知识理解、心理等各个方面对健康的影响,我们也应该这么做。

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克利夫兰诊所的CEO说,“The state of our nation is only as good as the state of our health.”。中国人创业为什么不容易成功?我特别认可陈万锋说的“营销不应该是一个专业”,其实德鲁克曾讲过“管理,是一种博雅技艺。”。香港中文大学是亚洲最好的博雅教育,我非常想和经管学院、和校长讲:管理应该纳入博雅教育、通识教育,人人都应该学。印度出国留学的人口已经超过中国了,未来的竞争对手不是美国,而是印度。印度人大部分的理工科毕业生,会接着读管理学、MBA,所以早就这么多的硅谷CEO和首相、政府管理者,所以我们的管理学教育不是总是把MBA搞到几十万,更重要是几亿中国人应该把管理作为通识教育去学习。今天很多企业家其实并不真正懂管理,所以创业很难成功,很多人误以为懂技术就行了,其实是不对的。管理是一种博雅技艺(liberal art),人人都需要学管理。学不好管理,不仅创业难以成功,也很难过好一生。

谢谢大家!

 


 

直播回顾:2024前海数据经济论坛

扫码进入直播回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