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亿股份(000981),一个曾经的辉煌的房地产企业是如何在一系列跨界并购的转型决策中逐渐黯淡的?为何被寄予厚望的燃油车零部件业务,没有成为公司的第二增长曲线,反而使公司陷入了重重困境,最终不得不面对破产重整的艰难局面?
第二曲线失败案例vol.1|银亿股份:昔日区域地产霸主的转型危局

作者 | 林璐辉
来源 | 上市公司第二曲线增长研究中心
01 初步成立,中国地产龙头的诞生
1956年,熊续强出生于宁波。1991年,他被调任宁波罐头食品厂担任总经理。当时罐头厂亏损严重,他临危受命,仅用一年时间就让罐头厂扭亏为盈,不仅实现500万元净利润,还为国家出口创汇1000万美金。在此期间,他发现随着国家城市化发展,宁波市有很多国企搬离市区,留下的土地有很大价值。
1994年,国家发布《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明确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这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一个新时代的开启。同年,熊续强敏锐地察觉到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机会,毅然离开体制,创办了宁波银亿集团有限公司,正式进军房地产行业。
成立后,银亿集团凭借着对华宁大厦、金丰广场、华侨饭店等烂尾楼的收购、改造快速起家。公司以宁波为总部,逐步将房地产业务扩展至上海、南京、南昌、舟山、沈阳、大庆等全国10多个一二线城市,并成功开发了上海领墅、南京东城、银亿朗境等多个知名项目。
银亿集团的发展势头迅猛,2004年,公司上榜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四年后,公司楼盘销售额突破百亿元,成为宁波的房地产龙头企业。2010年,公司成功跻身中国企业500强。
至此,银亿集团已然确立中国地产的龙头地位。2011年,银亿集团借壳兰光科技上市,更名为银亿股份。
02 谋求转型拓展第二曲线,仓促入局燃油车制造
然而,辉煌成就背后忧患重重。
2015年,随着国内经济下行压力加大,全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出现调整回落态势,表现出“政策暖风频吹、市场以价换量、土地地王频出、企业依然困惑”的整体特征。2016年,房地产政策发生变化,热点城市调控政策不断收紧,限购限贷力度及各项监管措施频频加码,遏制投资和投机性购房需求。
银亿集团的房地产业务一直是其支柱产业。2013年至2015年,尽管银亿股份的营业收入保持稳步增长,但净利润、扣非净利润却连年下跌。其中,2015年的扣非净利润降至2.06亿元,同比下降62%,已然腰斩。
面对房地产市场的波动和经济下行的压力,银亿股份开始谋求转型,踏上寻找第二曲线之路。2016年初,董事会提出“房地产业与高端制造业”总体战略部署,希望通过并购具有潜力的高端制造业企业,以此作为银亿股份新的增长引擎。
然而隔行如隔山,高端制造的企业浩如烟海,如何选择富有发展前景的第二曲线业务成为了银亿面临的难题。经过深入的市场调研和多方咨询后,银亿股份将转型的目光聚焦于当时景气繁荣的汽车制造业。基于这一战略判断,银亿股份选定了宁波昊圣和东方益圣作为并购的首要目标,从当时看来,这两个标的颇具吸引力。
其一,宁波昊圣隶属于ARC集团,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安全气囊气体发生器独立生产商。其产品应用于汽车安全气囊系统,服务客户包括通用、大众、保时捷、丰田等跨国车企,及上汽、一汽、长安、比亚迪等国内车企。
其二,东方亿圣属于邦奇集团,后者是全球知名的汽车自动变速器独立制造商,专注于汽车变速器的研发、生产和销售。其产品主要应用于吉利、江淮、海马、东风、长丰猎豹等国内自主品牌,以及宝腾汽车等国际品牌。
基于以上考量,银亿果断采取行动,通过一系列战略性收购,正式进军燃油车制造行业。
首先,银亿通过并购宁波昊圣进入燃油车配件制造行领域。2017年1月,银亿股份采取发行股份的方式收购宁波昊圣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为28.45亿元,较宁波昊圣账面净资产26.96亿元的增值率为5.53%。通过这次交易,银亿股份间接持有ARC集团相关资产。
另一方面,银亿进一步并购东方亿圣进入燃油车变速器制造领域。2017年11月,银亿股份采取发行股份方式收购宁波东方亿圣投资有限公司100%股权,交易对价为79.81亿元,较东方亿圣账面净资产71.9亿元的增值率达25.86%。此外,为了增强自身盈利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银亿股份向熊基凯、宁波维泰、宁波久特和宁波乾亨等一致行动人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40亿元。
耗资逾108亿元,银亿股份成功将ARC集团和邦奇集团的部分资产纳入麾下,在原有房地产的基础上,拓展了汽车核心零部件生产、研发和销售。这标志着银亿股份的第二曲线开辟初具雏形,实现了“房地产业与高端制造业”的转型战略。
并购后,第二曲线业务推动银亿股份的经营规模迅速扩大。2017年,银亿股份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达127亿元和16亿元,同比实现29%和135%的显著增幅。其中,汽车零部件的销售收入为80.73亿元,占营业收入的比重接近64%,无级变速器、汽车安全气囊的收入分别达59.78亿元和20.95亿元。
2018年,熊续强迎来高光时刻——他以295亿元的身价,荣登胡润百富榜第95位,成为宁波首富,公司市值一度超过500亿元。
03 风云突变,燃油车部件业绩恶化
然而,这一连串令人眼花缭乱收购,也成为了熊续强及其领导的银亿股份命运的转折点。
一方面,频繁的并购给公司的资金链带来了巨大压力。为了筹集必要的收购资金,熊续强不得不采取了一系列紧急措施:反复质押股权,四处借债,出售资产维持公司流动性,甚至不惜直接从上市公司套取资金,缓解财务压力。据披露,2018年公司共发生7笔大股东非经营性资金占用,涉及金额超过30亿元。
另一方面,燃油车部件制造市场遭遇了剧烈波动。2018年,全球汽车市场增长势头出现回落,国内汽车市场遇冷。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数据,当年国内汽车产销量同比分别下降4.16%、2.76%,其中乘用车下降幅度更加明显。值得注意的是,这是中国汽车市场28年来首次出现下滑。如此大背景之下,银亿股份的业绩情况尤为严峻。
公司第二曲线业务每况愈下,燃油车零部件业务收入远不及预期。2018年,银亿股份营业收入为89.7亿元,同比下降近30%。汽车零部件业务收入更是降至51.23亿元,同比下降近37%;其中,无级变速器、汽车安全气囊收入分别为32.27亿元、18.96亿元,同比下降46%、9.48%。
此外,无级变速器作为银亿股份燃油车变速器制造的核心产品,其销量亦不尽人意。2017年至2020年,银亿股份无级变速器的销量持续下滑,分别为406939套、385569套、277857套,下滑幅度分别为42.94%、5.25%、27.94%。与此同时,其主要配套客户,如江淮、海马、长丰猎豹等品牌的汽车销量遭遇剧烈下滑,例如江淮运动型多用途乘用车销量下降逾23%,而海马的乘用车销量更是大幅下降近52%。
随后两年,银亿股份的汽车零部件业务未能扭转颓势,反而进一步恶化。2019年,银亿股份的汽车零部件收入下降至47.86亿元,同比下滑近7%。2020年,这一业务收入进一步锐减至31.54亿元,同比大幅下滑34%,其中无级变速器、汽车安全气囊的收入同比分别下滑38%和27%。
零部件业务收入的持续下滑给银亿股份造成重大不良影响,原本期望的第二曲线并未实现预期增长,反而成为了企业生存的严重阻力。
雪上加霜的是,银亿股份的房地产业务也面临严峻挑战,市场前景并不明朗。2018年和2019年,房地产营业收入分别为28.48亿元、14.03亿元,同比分别下滑21.81%和50.74%。剧烈的业绩下滑导致银亿股份早已无缘中国房地产百强企业榜单,进一步加剧了公司的经营困境。
04 彻底崩盘,失败转型致银亿破产
未兑现的业绩承诺成为压倒银亿股份的最后一根稻草。在之前的并购中,宁波昊圣、东方亿圣均为高溢价并购,由此分别产生16.29亿元、53.51亿元的商誉,合计近70亿元。
作为交易的一部分,西藏银亿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承诺宁波昊圣在2017年至2019年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1.68亿元、2.62亿元、3.26亿元,合计7.56亿元。同样,宁波圣洲投资有限公司承诺东方亿圣在2017年至2019年实现的扣非净利润分别不低于7.52亿元、9.17亿元、11.18亿元,合计27.87亿元。
无论是西藏银亿还是宁波圣洲,均为银亿股份控股100%的全资子公司,这意味着上述重大资产重组实际上都是关联交易。
然而,2018年和2019年,东方亿圣、宁波昊圣均连续未能完成业绩承诺,反而陷入亏损。一方面,东方亿圣两个年度的净利润均亏损分别为7.92亿元、47.12亿元,累计商誉减值近48亿元。另一方面,宁波昊圣在2018年虽然实现692.46万元的净利润,但2019年却亏损8.06亿元,累计商誉减值超过9亿元。
这些巨额的商誉减值让银亿股份陷入严重亏损的困境。2018年至2020年,银亿股份的亏损金额分别达到10.99亿元、71.74亿元、10.87亿元,财务状况岌岌可危。
谁也没想到,就在熊继强成为宁波首富的同年,公司的房地产和汽车两大板块业绩大幅下滑,触发了令银亿股份崩溃的多米诺骨牌。2019年6月,银亿股份申请破产,公司控股股东银亿控股等16家银亿集团旗下公司与控股股东母公司银亿集团一同进行合并重整。
图:2016年-2022年银亿股份营业收入(亿元)和同比(%)

来源:公司财报
银亿股份的失败不仅仅是个别企业的问题,而是暴露了许多企业在转型过程中可能遭遇的共性问题。从银亿股份的案例来看,我们能窥见其在拓展第二曲线的三个失败原因。一是在实施大型跨界并购时,公司未能进行充分的行业验证,也缺少通过小规模投资或并购作为前期学习过程。二是在行业分析过程中,公司过分依赖财务指标,忽视了对行业长远发展趋势的考量,未能预见到所投资产业可能成为夕阳产业的风险。三是由于资金储备不足,加之采取了过于激进的并购策略,最终导致了公司资金链的紧张。
企业如何敏锐洞察并把握行业周期拓展新业务,如何有效开展并购整合,以及如何有效管控现金流风险,是所有追求持续增长和探索第二增长曲线的企业必须深思熟虑的关键课题。我们团队将持续跟踪研究,力求在第二曲线研究上得到更多的启发。
【参考资料】
【1】《银亿股份:战略与彷徨》,经理人产业管理,2021.08
【2】《河化股份,前宁波首富未了局》,每日资本论,2024.05
【3】《甬企|三度“甩卖”!山子股份发布公告抛售地产板块》,甬商,2024.03
【4】《ST银亿破产重整之路:山路十八弯》,上海陆家嘴并购联盟,2021.10
【5】《山子股份剥离房地产业务,李书福扶持80后浙商造车》,猫财经,2024.03
【6】《重整圆满收官,银亿股份聚焦高端制造迈向发展新征程》,山子高科,2022.11
【法律声明】
1.本文系基于本中心认为可靠的已公开信息,但本中心不保证该等信息的准确性或完整性。
2.本文所载的资料、工具、意见及推测只为读者作参考之用,并非作为或被视为相关投资决策的建议或邀请。
3.本文所载的资料、意见及推测仅反映本中心于发布本文当时的判断,本文所指的证券或投资标的的经营业绩、股市价值及投资收入可能会波动。
4.本文的版权归本中心所有,未经本中心事先书面授权,本文的任何部分均不得以任何方式制作任何形式的拷贝、复印件或复制品,或再次分发给任何其他人,或以任何侵犯本公司版权的其他方式使用。
如需商业合作请联系黄老师,联系方式13510169283(Ginnie_J_Huang),联系邮箱huangjunyi@cuhk.edu.cn,添加好友请备注公司和职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