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助力《AIR珠江指数》重磅发布!

新闻动态
2025-06-13

6月6日,广东省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联盟在广州举行成立大会。会上发布了AIR珠江指数报告,对全国十省市及四大经济圈的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发展水平开展系统性评估。该报告由多个团队共同编制。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卫星遥感数据研究中心作为参与团队之一,积极投入了报告编制工作,核心团队成员包括香港中文大学(深圳)经管学院执行院长、深圳数据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张博辉教授,研究人员黄丰博士、查锐等。
 


 

报告显示,中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基本形成四级梯队发展格局:广东、北京同处第一梯队。广东稳居综合指数首位,在企业发展、市场潜力、行业应用等7项核心指标均位列第一,凸显“全国产业核心引擎”地位。浙江、江苏、上海构成第二梯队,长三角区域协同优势显著。第三梯队(四川、安徽、重庆)与第二梯队发展差距并未明显拉大。第四梯队(河北、天津)仍需夯实产业基础。

据介绍,该报告重点考察各地智能产业化、产业智能化、政策与治理等三个方面情况,考察指标包括人工智能与机器人研发机构数量、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企业数量、人工智能与机器人行业投融资情况、算力建设情况等,包含3项一级指标、9项二级指标及34项三级指标。

 


 

结果显示,排名前五的省市分别为广东省(92.23分)、北京市(82.66分)、浙江省(75.00分)、江苏省(74.78分)和上海市(70.72分);排名第六至第十的省市依次为四川省(63.36分)、安徽省(60.89分)、重庆市(59.47分)、河北省(57.32分)和天津市(53.15分)。

从四大经济圈来看,排名依次为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冀、成渝,我国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呈现“梯度分化、特色发展”格局,形成“长三角区域协同优势领跑、珠三角全产业链竞争力居次、京津冀创新要素高度极化、成渝政策赋能潜力初显”发展格局。

其中,长三角(上海、江苏、浙江、安徽)位居首位,构建“技术—制造—应用—治理”全链条协同生态。珠三角(不含港澳)全链条竞争力凸显,其中,研发投入、科研机构较强,依托配套企业,形成“芯片—算法—终端—应用”全产业链发展格局,产业链完备度全国领先。

报告指出,未来,广东应发挥全国人口大省、全球智能终端高地等优势,推动技术红利、民生应用和市场认同的互动循环。

 

内容来源:广东省人工智能产业协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