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全球扑克牌巨头到互联网游戏新贵,姚记科技(002605)如何巧借并购切入互联网游戏行业,实现第二曲线的快速增长?
案例评析vol.31|姚记科技的第二曲线:全球扑克牌巨头到互联网游戏新贵
作者 | 林璐辉
来源 | 上市公司第二曲线增长研究中心
01 享誉全球,全球扑克牌龙头诞生
1994年,姚文琛凭借其敏锐的商业洞察力,收购了一家濒临倒闭的国有扑克生产企业。随后,他以此为契机,创立上海宇琛扑克实业有限公司,同时创立了自己的扑克牌品牌“姚记”。
创业初期,姚记凭借着低廉的价格,迅速在国内市场掀起一股扑克热潮,产品销量随之迅速增长。但进入90年代后期,随着国际知名扑克牌品牌进军内地市场,本土品牌面临激烈的市场竞争。在这样的背景下,姚文琛心中燃起一把火——要创造出代表中国质量的优质国产扑克牌。
1998年,他不仅投入巨额资金,从德国引进当时最尖端的全自动四色扑克印刷生产线,还对生产车间中的其他设备进行更新换代。这一系列战略性的技术升级,使得姚记一跃成为行业内装备最先进的扑克牌生产基地,其产品在质量和工艺上均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同年,姚记扑克凭借其卓越的品质在广交会上一举拿下美国客户的大单,这标记着姚记正式打开国际市场。随后十几年,姚记在姚文琛的精心经营下,不仅国内市场份额不断扩大,而且产品也畅销全国。
2010年,姚记扑克创下年销量7亿副的辉煌成绩,稳居国内同行业之首。2011年8月,姚家扑克在深交所中小板挂牌上市,被誉为“扑克第一股”。
上市后,为了打造自身品牌及产品优势,进一步巩固公司的基本盘,姚记于2015年斥资2.55亿元并购业内第二,浙江万盛达扑克有限公司,以扩充其扑克牌的产能和渠道。收购浙江万盛达后,公司扑克牌产品种类被进一步丰富,全球扑克牌龙头已然诞生。
02 顺势而为,姚记初探互联网行业
然而,风光背后蕴含隐忧。2012年,姚记的营收仅为6.45亿元,同比下滑1.45%。此后几年,移动互联网迅猛发展,以及智能手机快速普及,传统扑克牌销量逐年下降。
一方面,随着用户对在线娱乐需求的日益增长,网络游戏市场正在迅速扩张。2008年至2013年,中国游戏用户规模由0.7亿人增长至5亿人,增幅达614%。
另一方面,在多元化娱乐方式的冲击下,传统扑克牌游戏如姚记扑克的销量正逐年减少。2016年,姚记扑克销量为7.66亿副,到2017年降至7.19亿副,2018年全年销量为5.86亿副,同比下降18.56%。
随着传统娱乐项目的黄金增长期结束,姚记迫切需要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实现业务的转型升级。
为了开拓自己的眼界,姚文琛时常请教专业咨询团队。在深入学习互联网时代的新商业模式后,姚文琛萌生带领姚记向互联网转型的想法。他深知互联网时代的发展趋势势不可挡,企业想生存,必须顺势而为。
为了顺应时代潮流,姚文琛带领姚记迈出了向互联网娱乐转型的重要一步。2012年,姚记与北京联众合作,共同成立 “上海姚众互动文化传播有限责任公司”。其中,姚记占股49%。
经过在互联网行业两年的探索和实践,姚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并成功找到互联网文娱领域的突破口。凭借在扑克领域多年的深耕,姚记在娱乐行业已拥有庞大的忠实客户群体。2014年,姚文琛为姚记制定了向“大娱乐、大健康”方向的转型策略,围绕老客户开拓顺应市场趋势的新产品,以增强品牌影响力并降低商业风险。
同年,公司成立子公司姚记网络,正式进军游戏研发和运营领域。
03 战略并购,切入互联网游戏业务
彼时,成蹊科技的出现让姚记看到了切入休闲移动游戏运营的机会。成立于2013年的成蹊科技,主要从事互联网休闲娱乐游戏产品的开发、运营及推广。其标志性的“鱼丸游戏”游戏平台,涵盖捕鱼、棋牌等多样化休闲类游戏。
成蹊科技被视为姚记转型战略中的完美拼图,这主要基于以下两方面的考量:
一方面,成蹊科技的休闲游戏业务与姚记的扑克牌业务在娱乐领域有着异曲同工之妙。作为一家深耕娱乐领域的互联网公司,成蹊科技所掌握的互联网游戏行业的先进技术,为姚记从实体扑克向线上游戏的转型奠定坚实基础。
另一方面,成蹊科技具有可观的盈利能力。2020年,成蹊科技游戏业务的毛利率高达92.70%,远超过同期扑克牌业务的9.56%。成蹊科技的两款移动游戏主力产品——《指尖捕鱼》和《捕鱼炸翻天》,均在市场上取得巨大成功。《指尖捕鱼》自2014年1月上线以来,运营期已超过9年,2021年平均月流水在7000万元以上。而《捕鱼炸翻天》自2018年1月上线以来,运营期超过5年,其平均月流水从2019年的3475.90万元增长至2021年的6813.04万元。
2018年,姚记斥资6.68亿元收购成蹊科技53.45%的股权,正式进入互联网娱乐行业。次年,姚记再次出资6.68亿元,收购成蹊科技剩余46.55%的股权。至此,成蹊科技成为姚记科技的全资子公司。
姚记在游戏业务的推动下,业绩实现飞跃式增长。2018年,姚记实现营业收入9.44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2.42%;归母净利润高达1.3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68.83%。公司在互联网娱乐业务的亮眼成绩,不仅证明了公司业务转型的成功,也让姚文琛更加坚定了公司向这一领域深入发展的决心。
2019年7月,姚记扑克正式更名为“姚记科技”,标志着公司转型为以文化娱乐互联网为核心的科技型企业。同年,姚记出资1.59亿元,收购专注于海外市场的在线休闲竞技游戏公司——大鱼竞技26%的股权,正式进军海外市场。大鱼竞技自2016年成立以来,专注于欧美轻度游戏市场,其主要运营的游戏产品《BingoParty》和《BingoSapes》已在AppStore、Facebook和Googleplay等多个海外平台运营。
通过战略并购,大鱼竞技为姚记带来了成熟的轻游戏开发技术,以及国际市场的运营经验。其Bingo系列产品在海外市场表现卓越,排名领先。大鱼竞技的海外游戏产品在全球市场广受好评,覆盖超过100个国家和地区,累计注册用户超过3500万人,并屡获GooglePlay全球推荐。
并购完成后,成蹊科技专注于国内游戏业务,大鱼竞技则覆盖海外游戏业务,使得姚记推出的扑克系列手游迅速占领市场。2019年第一季度,姚记的互联网游戏业务实现营收同比增长高达200%,利润同比增长269%的亮眼成绩,互联网游戏成为姚记的第二增长曲线。
表:姚记部分产品运营情况和平均月流水

资料来源:国元证券
04 转型升级,第二增长曲线初成势
经过长达8年的不懈努力和战略布局,姚记扑克成功完成向姚记科技的华丽转型。在这个过程中,姚记经历了跨界之路的多次波折,通过连续投资收购13家公司,最终成功寻找到了维持公司持续增长的第二曲线。
姚记科技的转型之旅从传统扑克牌业务起步,成功延伸至互联网游戏赛道。这一战略转型不仅拓宽了公司的业务范围,也使得姚记能够提供多样化的在线娱乐产品。得益于互联网游戏业务的强劲表现,公司的经营业绩实现了显著提升。
其一,游戏业务取代传统扑克牌业务,成为公司的明星业务。2023年,游戏业务创收12.26亿,营收占比为28.47%,一度曾高达58.64%,而扑克业务占比降至25.31%。
其二,游戏业务推动公司业绩和营收能力持续增长。2015-2023年营业收入从8.12亿元增长至43.07亿元,实现了近五倍的增长;2015-2023年公司归母净利润由0.95亿元增长至5.62亿元,增长同比最高达至217.06%。
图:2015-2023年姚记科技各业务营业收入及营收增长同比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图:2015-2023年姚记科技归母净利润及同比
资料来源:公司年报
姚记科技用十年的时间,把游戏业务从零做成公司增长的重要引擎,在第二曲线拓展上迈出坚实的一步。同时,姚记科技将这种并购开拓能力进一步复制到新领域,2020年通过收购芦鸣科技进入数字营销市场。目前,新业务的营收总额已经是传统扑克牌的3倍之多。
从长期看,姚记科技的并购业务效果还有待观察,可能会面临高额商誉、收入不及预期、并购整合管理困难的风险。但对一个传统行业的老牌公司,能杀入两个崭新行业,并取得阶段性成果,已经非常值得尊重,也值得其他传统行业的上市公司学习和研究。我们团队也会持续跟踪研究,将最新的变化不断研究总结,以飨读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