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期大讲堂回顾 | 陈英杰:大湾区企业跨区设立双运营总部的技术可行性
陈英杰
Finda System Management Company Ltd CEO
广州康音科技有限公司 总经理
北京得意音通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技术顾问
澳门金融管理局 资讯科技领域 技术顾问
广东省粤港澳合作促进会 信息科技专业委员会 副秘书长
香港金融安全发展联盟 技术顾问
演讲实录节选:
粤港澳大湾区的政策观察
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国家重大战略部署。从2017年《深化粤港澳合作推进大湾区建设框架协议》签署,标志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正式启动。2018年《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2019年、2020年、202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综合改革试点实施方案》《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全面深化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改革开放方案》相继出台并落地实施,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取得阶段性成效。
在这些政策的陆续出台中,我们发现,都是以数字化为核心驱动的战略举措,都与数字化建设密不可分,或属于数字经济范畴,或需依托于数字化的建设。数字化发展已成为大湾区的主要引擎以及基础建设。数字机遇可谓正逢其时,加快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对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跨境公共服务的数字融通共享
粤港澳大湾区的数字共赢建设也进入全面推进实施阶段,在公共服务、智慧政府、科技研发、金融货币等多领域深入合作,这其中,助力两地居民安全便利通关就是粤港澳大湾区深化合作的缩影。2021年4月,江门与香港、澳门地区开设“跨境通办服务专区”;9月,珠海和澳门推进一站式服务新平台,包含100多项珠澳高频使用的公共服务;9月,广东通过实施“社保通”工程,帮助在粤港澳人员“足不出境”就近参保;9月,前海管理局启动“前海港澳e站通”项目建设,将为港澳提供企业商事登记、政务服务;11月,签署《中山-澳门跨境“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合作协议。
《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十四五”规划》作为中国首份针对数字政府的省级专项规划和未来5年广东数字政府建设发展的总纲,提出2025年全面建成“智领粤政、善治为民”的“广东数字政府2.0”。其中也提到广东将努力实现政务服务水平全国领先,高频服务事项100%“零跑动”、100%“省内通办”“跨省通办”“湾区通办”的目标与愿景。
跨境企业面临的挑战
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高地,得益于得天独厚的区位条件和独特的政策扶持体系,目前已经形成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大规模集聚现象,使得该地区成为中国高新技术企业发展最快、集聚效应最显著的区域之一。在历史机遇和时间的加持下,粤港澳大湾区未来的发展,有诸多的愿景。然而,粤港澳大湾区的建设要跨越三个拥有单独立法权的行政地区,通用三种货币,采用不同的汇率制度和资本流动管理制度,对于跨境企业来说,确实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第一,企业内的沟通协同。第二,业务场景的交叉与重构。第三,属地监管要求,由于三地法律、税制不同,粤港澳大湾区是在同一主权国家内三个独立关税区间实施的区域合作,就社会制度而言,这是基于“一国两制”下的城市群建设;就经济体制而言,此大湾区城市群内存在三个独立的关税区;在经济自由度方面,三地也存在明显的落差,导致广东地区与港澳地区在经贸合作中极易遇到对接不上的问题。同时,还注意在这个过程当中,信息(数据)的流通、安全、合规。
大湾区企业跨区设立双运营总部采用技术的基本原则
不同模式和路径的跨境双运营中心的建设,可集聚粤港澳大湾区数字经济和跨境领域的新动能、新优势,在全球数字经济网络的重构中占据节点位置,推动跨境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并利用战略枢纽定位的优势,提升内外经济协同发展新局面。
其中采用技术的基本原则,是基于监管法规、隐私和风险管理的数字认证服务框架,包括真实的用户验证、本地的服务平台、相关的法律部门、强大的数据分析、完善技术平台的数据丢失问题、适用于手机、移动支付等。
大湾区企业跨区设立双运营总部的技术可行性
在技术支撑方面,为应对“是否有足够的远程数字识别能力,解决实名实人、真实交易,满足合规合法和跨境监管的要求”这一问题,可以采用诸如身份的真实性,采用实名、实人、实证/卡,多维度生物特征认证 (人像、声纹、虹膜等);行为的真实性,是否具有真实意图、防抵赖、防伪造;业务的合规性,基于人工智能动态监测业务合规性;监管的有效性,从被监管要求主动报送到监管机构主动监测。
其中,作为数据逻辑安全和公平的底层应用,双因子识别技术是一种安全验证过程,在这一验证过程中,需要用户提供两种不同的认证因素来证明自己的身份,从而起到更好地保护用户证书和用户可访问的资源。双因子验证比基于单因子的验证方式提供了一种更高级别的保证。
在人才支撑方面,为应对“如何解决专家人才、人力资源培训”等问题,可以考虑例如建立科学的监管科技人才制度;推进新技术应用培养提升监管能力;采取多种方式提高人才培养效果,人才引进,加大对目前人才的再教育、再深造,再培养,鼓励个人自学+创新;鼓励监管科技人才参与监管实践;建立监管科技人才使用的正向引导机制;构建监管科技人才培养的和谐生态圈。
在建设共同体方面,对于如何解决成本效益问题,这共商、共建、共享的愿景。
对于数字湾区共享运营总部的建设,总的来说,还需要更多的业务场景与政策等进行配套支持。在这个过程中,一方面,假如有一个多方的快速响应和协调小组,对于积极推进企业发展起到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如果相应的机制能够将前沿技术应用到实际的业务拓展当中,那么相信我们可以期待,将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数字化产业转型,促进数据融通共享,构建区域跨境双运营生态体系,推动跨境升级发展,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数字经济时代对外开放新高地。
直播回顾:第十一期前海数据经济大讲堂